
(通讯员刘贤响)近日,国际著名工程学网站“Advances in Engineering”(简称AIE)公开报道了我校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易春旺博士课题组在全消光聚酰胺-6研究领域的最新工作。
聚酰胺-6,又名尼龙6(锦纶6),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纤维材料,主要应用于纹胸、内衣等高档服装面料,同时也是综合性能最为优异的工程塑料,全球年需求量超过800万吨。但纯聚酰胺6纤维反射光强度高,太阳照射下纤维明亮刺眼,因此需要进行消光处理。添加二氧化钛可以部分或全部消除聚酰胺6纤维的光泽,同时提高纤维的悬垂性和染色性能。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二氧化钛分散在己内酰胺水溶液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悬浮液,然后通过计量泵输送至反应釜与原料己内酰胺混合,工序非常复杂,能耗高。由于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富含亲水基团,容易在悬浮液中团聚,严重影响输送和在聚合物中分散。目前纤维级二氧化钛全部依赖进口,粒径一般为0.5µm—2µm,但最高添加量也无法超过1.6%,难以满足纤维的全消光要求。

针对上述关键技术问题,易春旺博士和学生巧妙地利用铝酸脂改性国产二氧化钛,使其表面从亲水性变为超疏水性,但和己内酰胺保持良好的相溶性,并将二氧化钛粒径成功控制在100nm以下。经过表面修饰,既成功避免了二氧化钛表面亲水基团引起的团聚问题,又能够使二氧化钛均匀分散在原料己内酰胺液体中,从而开创性地利用原料己内酰胺作为二氧化钛的分散剂。其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中二氧化钛最高添加量可以达到2.4%,不仅可以满足全消光纤维的光泽要求,而且开发出一种全新的二氧化钛表面改性和悬浮液配制工艺,有望打破聚酰胺6行业对进口二氧化钛的依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Advances In Engineering编辑对此研究成果高度评价:易春旺博士和学生杨玉婷的研究工作为优化二氧化钛的改性工艺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铺平了道路,从而有望生产全消光聚酰胺6纤维,并应用于其它聚合物(Altogether, the study by Yu-Ting Yang and professor Chun-wang Yi provides essential information that will pave the way for enhancing the polymer distribution and optimizing the modifi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ifferent full-dull polyaimde-6 fibers and polymers)。除对上述成果详细报道外,Advances In Engineering网站还专门以图文方式详细介绍了易春旺博士的科研经历及代表性成果:功能性聚酰胺、阻燃剂、聚酰胺6热塑性弹性体等。

易春旺博士现任我校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总工程师,是湖南省十佳石油化工工程师,并于2017年荣获“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一等奖。他带领的聚酰胺小分队近年来先后承担了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省教育厅重大项目以及十余项企业横向合作课题。针对市场需求,课题组近三年来开发出低熔点聚酰胺-6、纳米改性聚酰胺-6、阻燃抗菌聚酰胺-6、聚酰胺-6热塑性弹性体等十多种功能性聚酰胺材料和纤维材料,引发企业的广泛关注并前来洽谈产业化合作。“绿色环保、简捷高效、功能多样”是易春旺老师坚守一生的科研设计理念。“倚巍巍麓山,邻浩浩湘江,怀师大梦想,汇华夏蓝图。”则是他的教育和科研情怀。

AIE成立于2005年,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快速地报道工程领域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新技术。AIE所报道的论文是由国际专家顾问组选出,每周特别报道的优秀论文数量仅20篇,方向包括材料、化学、电子、机械、土木、生物医学工程以及通用工程(航空航天、通讯、计算机、农业、工业),入选率为以上领域发表论文总数的1‰。被AIE报道的论文需要具有特殊的科学重要性并能够被广大的科学读者所理解。AIE拥有广泛的读者群,每月的阅读量高达80万次,并被世界排名前40位的工程公司和全球主要研究机构所链接,用于跟踪全球最新突破性科技进展。
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报道原文链接:https://advanceseng.com/novel-technology-titanium-dioxide-modification-full-dull-polyamide-6-polymers/?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