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贤响教授团队在生物质多元醇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通讯员段紫蝶)你能想象吗?未来我们日常用的环保可降解塑料,甚至医疗材料,可能来自植物中的“糖类废料”。近日,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刘贤响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闫昊教授课题组合作,在生物质高端多元醇合成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效、环保的催化方法,可将生物质“糖类废料”衍生物5-羟甲基糠醛一步转化为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高端多元醇——四氢呋喃二醇。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旗下可持续化工领域顶级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四氢呋喃二醇是可降解聚酯、可生物降解弹性体等高性能材料的重要单体,未来有望替代部分石油化工产品,应用于环保包装、医用植入物、可降解纤维和高端涂料等领域。随着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这种源自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原料正受到全球科研与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刘贤响教授团队采用简便的共沉淀法及界面调控策略制备了二氧化铈负载镍催化剂,仅需在温和条件下反应,就能让四氢呋喃二醇的产率达到90%以上。研究发现,这种高效转化得益于催化剂上的一个“黄金搭档”——镍原子与氧空位,两者协同作用,就像主唱与伴奏的默契配合,让反应既快又精准。理论计算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协同效应的机理。
这项成果不仅为生物质转化中非贵金属高性能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也验证了利用绿色工艺将植物废料“升级”为高附加值多元醇的可行性。这一成果为生物质多元醇的大规模绿色生产铺平了道路,未来,人们或许会在更多日用品中看到来自农作物秸秆、果壳等可再生资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