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化行管办副主任蒋加新高级工程师主持鉴定会
湖南省第一届科技领军人才、湘潭大学前任校长罗和安教授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佘喜春高级工程师答疑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一室主任文彬高级工程师作技术研究报告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作项目研究工作报告
高活性载体裂化催化剂工业应用的统计结果
中石化长岭分公司3﹟裂化装置
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年800万吨原油加工生产区
本网讯(通讯员毛丽秋)2014年9月17日,湖南省石油化学行业管理办公室在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新楼206室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由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完成的“高活性载体裂化催化剂研究开发及应用”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
湖南省第一届科技领军人才、湘潭大学前任校长罗和安教授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原设计院总工程师、湖南百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肖立明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突破了国际市场对我国裂化催化剂的技术壁垒,为解决我国炼油工业面临的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等问题做出了新的贡献,成果的整体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研究高活性载体的复合改性制备新技术,增大了载体的中孔分布比例,调变了载体的酸性分布,提高了载体的活性。并开发出高活性载体与分子筛的复配技术,促进分子筛在载体上的高度分散,提高了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形成了催化剂孔道和酸性的梯度分布,充分发挥载体和分子筛的协同裂解作用,促进重油大分子秩序裂解。开发的成胶技术实现了催化剂细粉的高效利用;大幅降低分子筛的用量,相应降低氨氮废水的排放,也减少稀土资源的消耗,显著降低了裂化催化剂的生产成本。
低Z/M比高活性载体裂化催化剂产品于2013年在中石化长岭分公司1﹟和3﹟工业裂化装置加工240多万吨原油。应用结果表明,与使用常规催化剂相比,高活性载体催化剂的使用可增效60-90元/吨原料,产品分布明显改善,焦炭和干气产率低,轻质油特别是汽油收率高。
如果在全国催化裂化近2亿吨年加工量的一半使用该催化剂,将为催化装置增加经济效益60-90亿元,可为生产厂商降低成本约1.2亿元,还可减少原油资源的消耗约100万吨。该技术成果具有显著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家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催化剂生产和应用的技术服务研究,加大推广力度。
湖南省第二届科技领军人才、中石化长岭分公司教授级高工李华主持该项目技术攻关的整体设计。第一完成单位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湖南师范大学共建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催化与精细化工团队的部分师生先后参与了载体和酸催化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