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技术培训 
 研究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培养

湖南师大获全国大赛特等奖 “国家级”实验区结硕果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02日  点击:次   来源:红网

(获得特等奖的F1团队在大赛现场留下纪念)

  红网长沙11月1日讯(记者 谭忠欣 通讯员 廖欢)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湖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学子以优秀的作品和完美的表现荣获全国特等奖。10月31日,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肖小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该赛事举办以来唯一一次师范类院校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化学化工学院实施国家“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来,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的又一例证。
  
  卓越的工程师从这里起步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石油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设计是石油化工创新的基础,化工设计大赛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人才培养体系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是国内高校化工类级别最高、参赛队伍最多、影响最大的比赛,为了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赛事分八大赛区,历经赛区预赛、赛区决赛、全国总决赛等环节,历时三个月,共有来自清华、浙大、天大等全国119所院校的562支队伍参赛。今年竞赛的题目是为一石化综合企业设计一座碳四综合利用分厂,要求参赛队从项目可行性论证,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和典型设备设计,车间、工厂总体布置及经济分析评价等几大模块进行可行的工程技术模拟设计。
  
  指导老师孟勇告诉我们,设计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应用软件能力、团队精神、责任感等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根据比赛规则,每个参赛代表队轮流上台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对设计图纸及模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并接受决赛评审委员会专家的质询、即时答辩。现在设计院设计出来项目也要接受业主的答辩,比赛规则和企业项目设计是一致的。
  
  湖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共有12支团队报名参加此次大赛,在化学化工学院孟勇、赵海红、赵伟良、杨春明、尹疆等老师的指导下,F1团队以优秀的作品和完美的表现在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特等奖,溢彩队表现突出获得全国二等奖,F梦队荣获全国三等奖。这是该赛事举办以来唯一一次师范类院校获得该项赛事的最高奖项。
  
  精心打造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今年由于参赛学校数量较多,竞争异常激烈,湖南师大学子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学院的老师一直认为反映了学院实施国家“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化学化工院副院长肖小明介绍,从2009年成立国家“理工教融合”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来,学院积极进行专业调整。学院积极优化课程,提高课程内容的实践性和种类的多样性,将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工程集成和前沿发展相联系。学院从2007年起在全院二年级本科生中推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研究方案的设计、论文和报告的撰写、研究结果的表达与答辩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此外,学院还邀请学术界及企业界的知名人士,为大学生开设各种人文和科学讲座。凭借主讲人对学术前沿和尖端技术的把握,使学生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理科是学院的传统,培养教师是其特长,传统和特长不应该抛弃。而未来社会更多的是需要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因此,该院在加强与师大附中等中学的教育实习基地的联系的同时,还与湖南海利化工、湖南化工研究院和国家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形成农用精细化学品产学研示范基地,与长岭石化科技开发公司等建立行业内的石化材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和成立师大唯一一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也让工科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化工院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逐渐形成一批活跃在各个研究方向前沿、年富力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教学团队。
  
  创新培养模式提升人才竞争力
  

  由于就业的市场化和双向选择,传统师范专业的在校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也呈现多样性。获此次化工竞赛全国特等奖的F1队队长樊金元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我们,随着社会与科技的飞速发展,化工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集中体现在工程实践活动中创造新的技术成果的能力,包括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新流程和新装置的设计,新的工厂生产过程操作运行方案等等。化工院的“理工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学生化学基本理论、化学工程技术和教育心理学融合的教育,弥补了他在实际工程应用知识方面的欠缺,使得自己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
  
  近年来,化工院学生先后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7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1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9项、湖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2项和一等奖2项。2012年,学院考研录取率为37.2%,2009至2012年的本科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毕业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上一条: 首届达嘉维康杯之化学化工之星决赛举行
下一条: 化工院学子在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斩获全国特等奖
 

 版权所有:石化新材料与资源精细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师范大学)@2014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