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平与挑战杯竞赛专家评委合影
本网讯 日前,我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中南大学落下帷幕。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05级本科生赵飞平、黄正凭其出色的作品《高含磷废水除磷剂》一举夺得特等奖。
不带丝毫骄傲,只余淡然微笑的赵飞平欣然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关注发掘创新
接触《高含磷废水除磷剂》这个课题,是源自他对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担忧,而造成这一恶果的根源是超标含磷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与此同时,国家不得不投入大量财力人力去解决水体富营养化所带来的赤潮和藻类水华。而每年太湖附近工业带来的GDP增长,也使硬性关闭工厂这一措施遥不可及。唯一可行的就是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传统的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受各种因素影响,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市场亟待廉价而高效的废水除磷剂。带着对环境水质的关注,带着满腔的期待,赵飞平在导师尹笃林教授及孟勇的指导下,与同伴黄正开始着手新型除磷剂的研究。
专业引领创新
与传统除磷法和微生物除磷法相较,赵飞平他们所涉及的除磷剂突出创新点在于合成新型有机高分子微乳液,并与常规无机絮凝剂复合建立了混凝脱磷新方法,具有成本低(3克试剂即可处理一吨污染水)、性能稳定和去磷效果好(有机废水中磷含量从124.5mg/L下降到0.05mg/L,达到国家一级水的排放标准)等优点,能够满足治理包括高浓度磷含量的废水的需求,既适用于生产企业工业废水进入管网前的预处理除磷,也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突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能说到并做到这些,都与专业知识紧密相关。而说到基础知识的学习,赵飞平更是深有感触。在交谈中,赵飞平坦言自己曾经的专业学习并非特别出色,但他紧紧抓住每一次弥补的机会——各种创新性实验!而这也是学习方法的一大创新,从实验中知不足,通过实验迎头赶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赵飞平多次提到这句话。他也做到以创新为切入点,让自己的大学硕果累累。他早些时候负责的课题《全天然洗涤剂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性能》获批首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被选送教育部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优秀成果展示。现亦保送湖南师大化工院免试攻读研究生,师从化工院院长尹笃林教授。
回望大学生活,赵飞平也有许多自己的想法与后辈们分享。面对学习,面对成长,他倡导大家应充分发挥自主性。大学是一个自由汲取营养的阶段,只有心中有想法并主动去实行才能有所得。在实行的过程中,若能“旧中提新”或是“无中生有”那最好不过了。绕回来,还是创新引导我们走向浩瀚的科学海洋!
采访临近尾声,笔者取下一张纸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递与赵飞平,而令人震惊的是他又还回另外空白的半张纸,轻轻述说着:“国家资源紧张,这半张你留着另作他用吧!”是的,只有从细微之处出发,并努力践行才是真正的关注环境、关注社会。相信随着时间的洗礼与提炼,流动在赵飞平心中的拳拳赤心和创新激情定能助他早日登入科学的殿堂!